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环境 > 正文
《点线面的艺术——吴冠中艺术作品赏析》艺术欣赏课实感录
投稿: 发布时间:2016/04/23

继今年上半年《面对面走进艺术宫》活动取得圆满顺利后,市教委进一步推出《手拉手 走进艺术宫》,旨在让艺术类专业与非艺术类专业的各学科也能够将课堂搬进艺术宫,开展并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非艺术类学生也能浸润在艺术的海洋中。9月13日,这一全新的课堂在中华艺术宫正式开讲。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玩儿”手机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线上对话吗?在艺术欣赏课中老师和学生能否建立朋友式的教授关系?瞧,董文良校长正通过他的《点线面的艺术——吴冠中艺术作品赏析》艺术欣赏课给出答案呢。

玩着学

“在国外,老师和学生参观艺术宫时只是轻声细语地交流谈论……我们今天同样是走进艺术宫学习,我们不但要口头交流还要线上交流。下面我们先创建个微信群……”开课伊始董校长就从自己在欧洲的经历唠起,闲话家常般地挑动起学生们的新鲜感。“建微信群?”“为什么呀?”……三两围坐的同学们左右相视着,眼里透露着不解与好奇,纷纷掏出揣在袋中的手机。快速建立完微信群后,董校长下达的课堂任务也揭晓了:即时参观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并将自己所喜爱的作品和不能完全理解的作品拍成照片,15分钟后回来与大家分享。原来董校长是想通过微信平台将学生们拉入交流群中,可以现场即时交流。学生们很快就三三两两地站在一幅幅作品前面,边看边举起手机进行拍摄。很快董老师的手机就有了动静,学生们陆续开始把照片传到微信群里。

听着说

15分钟后学生们拿着手机再次围坐回原地,开始了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欣赏与解读。当董校长提议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时,大家却害羞地低头不语。看到气氛突然变得有些沉闷了,董校长不慌不忙地点开微信群中的图片图片问道:“咦,这张图!叫——《都市之恋》,同学们来说说,为什么这张画要叫《都市之恋》啊?”看着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画作,不知哪儿冒出一句声:“像恋爱中的人感情丰富!”“好像是有点像哦”董校长看着屏幕侧身摸着下巴。见董校长并未为此恼怒反而给出了赞同的意见,同学们开始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说作品中活泼的色彩象征着热恋;有的学生说画面中的阴冷黑暗象征失恋的迷茫;还有的学生则说除却颜色搭配之妙外不乏意境犹存……于是董校长顺势启发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其实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审视,从中寻找自己所认为美的东西……受到了鼓励,学生们的交流逐渐顺畅热烈了起来。大家明显变得主动大胆了,对于同一件作品各有见解,同学们相互交流切磋,艺术的火花不断产生更强大的碰撞。

论着悟

在讨论作品时,有一位学生看出吴冠中先生在创作时注重对刮刀的使用,“哦,你真是太棒了!你的观察力真强!而且回答得那么专业,可见你的美术功底很扎实,有很好的艺术鉴赏力!……”董校长前倾身子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地给予了学生高度的赞扬。接着又启发学生:“书本与影视的平面欣赏很难感受到大师们在创作时所使用的一些特殊技巧。而直面大师的作品时便能够对这些细微之处一目了然,在艺术宫里我们可以借这里的资源用你们的慧眼将大师们作画的小心机刨出。”鸦雀无声的课堂,全神贯注的表情,频频点头的学生无不显示着听课者已经完全被吸引并深深沉浸其中。

授课结束之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地互相讨论着。有的说:“刚开始我还以为是老式公开课呢,没想到完全不同。这次不仅学到了不少知识还感觉特别轻松,而且还有机会置身于艺术殿堂中真真切切地感受美呢”;有的说:“可以在课堂上光明正大用手机,太不可思议了!现在简直是高大上啊,微信平台交流还特方便。”;还有的说:“最讨厌老师上课长篇大论的只要记笔记都并不用自己怎么动脑筋,更何况还是美术这种意会胜于言传的科目。这次的课老师竟然让我们自己先来讲,在交流中我脑子里的新想法层出不穷地冒出……”。

生为主

课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董文良校长,董校长表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正是本次活动精心设计的亮点,通过这种方式更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艺术欣赏并非“阳春白雪”般高不可攀,也不是艺术生的“专利”,每个学生都可以做个“艺术鉴赏家”!另外用手机上微信,既方便又容易普及不会受场地物资条件的限制,也迎合时下学生“爱玩手机爱上微信”的心态,可以变“废”为“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方便沟通交流。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够爆发出传统课堂教学中所不会出现的火花。

育素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陆靖教授在我们的采访中说到:“人文素养的教育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核心在于对价值观的培养,它不是任何一种教育的体系,而是一种对于学生成长终身受益的价值观树立。培养燃文素养的途径多种多样,就像这次走进艺术宫活动,我们可以亲眼感受大师画中的笔法,这是我们平时在书里影视中感受不到的。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去体味。”对此身为本堂讲师的董文良校长也相持着同样的看法:“人文素养与学生的道德息息相关,人文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每个老师都要有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怎样做人,让学生从无意到有意地注意到个人的言行,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有意义的。”

“教师的责任在于不断精进,教学的挑战在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教育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董文良校长正是以这样的宗旨把许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学生记者团王诗婷

指导老师:徐凌